who did it?
刷牙準備睡覺的時候,不知如何的就想起星期四要回家時的對話。
「感覺小朋友到了四年級,就已經很難改變了。」
「妳想改變他們什麼?」
「也不是說改變,只是覺得他們已經不再覺得寫作業是件有趣的事,
或許是因為已經累積太多的挫折,他們甚至不會相信自己寫出來的答案是對的。」
「我想他們真的已經累積了很多很多的挫折感,多到足夠抹殺所有的信心。」
拿走孩子信心的兇手,是那些揠苗助長的大人們,
把分數當成太重要的一把尺,這種作法令人作噁。
再想想自己,又是誰帶走我的信心呢?
就某些事情而言,我遇到的挫折並不多,
也沒有被別人的尺壓的喘不過氣,可是一樣的沒有信心。
拿走我的信心的兇手,則是我自己。
我甚至不需要真的動手去做,
光憑猜想、算計、觀察、比較就足夠讓我得到負面的結論。
該改變自己?
我想更難。
結論歸結論,
回覆刪除有時候,遇到事情,
就算明知是負面的,
還是得接受,
自己能釋懷比較重要,
信心,在這邊,
我想也可以解釋為承受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