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8日 星期一

my sister's keeper - 姐姐的守護者


內容簡介:
        莎拉為了救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,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。十三年來,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、白血球、骨髓、幹細胞, 現在輪到了她的腎臟。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糧的安娜決定反擊她的父母,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。《紐約時報》暢銷作家皮考特以不同人物的口吻來接續故事 的發展,探討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;對「愛」有深入的刻劃及詮釋,以細膩的筆法,精妙的細節,靈巧的掌握人與人之間脆弱敏感又錯綜複雜的關係。

以上簡介節錄自:博客來網路書店



        我快速掃過書背後的簡介的時候,第一個聯想到的是"the island"這部電影,它們探討的內容一樣都是醫療倫理的議題,安娜或許只是另一種較不殘忍的複製行為,另一種隱形人存在的方式。
        對於不曾為人父母的我,要設想自己的孩子處於這種情形下的心理狀況,並不是一件簡單而直覺的事情,所以在書本一開始的篇幅中,看到的是安娜因為自我和姐姐生命衝突產生的痛苦情緒、傑西身為另一個隱形人的自我放遂和反抗。這些情節都會令我深深的希望安娜能打贏訴訟,能為她自己和傑西開啟生命中另一扇新的門。
       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早就料到會有這麼天真的讀者了,她慢慢加入了更多莎拉(安娜的母親)、布萊恩(安娜的父親)為人父母的角度來敘述這個故事。第一人稱的角度加上穿插其中看似無關卻藏有深意的字句,慢慢的讓我了解到,其實這故事的情節並不是想像中的那簡單,每個人在抵抗不了的時間河流中,都是握著滿是荊棘的船槳前進著,拚命的划向自己覺得正確的方向。
        漸漸地,我不再能分辨自己希望誰能夠勝訢,那對錯的界線就如海和天的交界,模糊到再也看不清楚,存在心中的只有每個人的傷痛而已。
        當沉浸在安娜一家人的故事時,作者卻又偷偷拉出了另一條劇情的支線:坎貝爾(安娜的律師)和茱莉亞(安娜的訢訟監護人)讓故事有些許的轉折,像在殘酷無邊的沙漠中,點綴上一朵生意盎然的仙人掌花。儘管這樣的支線劇情不特別,很容易讓人猜到最後的發展,我卻還是很欣賞這朵花的存在。
        接近小說的尾聲時,我產生了一種很奇特的情緒;一般的小說如果能給讀者不得不翻閱下去,期待看到結局的想法,已經算得上是不錯的作品,但這本小說給我的感覺是:我想知道法官的判決,但又不忍心看到法官的判決,這是一種有趣的矛盾,跟書中人物一樣的矛盾。
        最後,當我以為已經到了結局的時候,作者又再緊緊抽動那最後一絲悲傷的情緒,在短短的幾頁內讓故事有種全盤翻轉的結果,用人生的不可預測來說明人們如何接受永恆的失去,那條不停止的河流怎麼洗去我們以為不會抹滅的痕跡,怎麼把那些痕跡包裝在我們生命中的每個小角落。

        簡單的說,這本小說大概是我近半年來看過小說中最出色的一本,給我最多感受的一本。


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

Medy


to dear Medy:
yeah, this one is for u.
i m very glad u are there!
u may not recognize what u said to me,
but the words just appeared at the right time
and put me forward again!

i wanna say thank u
i wanna say i love u


by the way
i m drunk...